查看原文
其他

冯文举:论语一百——契入经典的方便法门

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-05-22

   我大概花了三个月时间,《周易》全本读了一百遍。说实话,《周易》读了一百遍,有点感觉的,也只是系辞传、乾卦、坤卦(包括“文言”),其他的想懂,必须靠注解,朱子说:“《语》《孟》工夫少,得效多;‘六经’工夫多,得效少。”这是见道之人真切语。
   成人读经,说易也易,不求甚解地读下去就是了,遍数多,熟悉了,自然有感悟;说难也难,难在你要立志,要明理,要有恒心与耐力。假如不是之前读过“四书”,一开始就读《易经》,我肯定是不敢读,根本就读不下去的。所以,读书要有方法,要分层次,要会读。
   现在的书很多,但绝大多数书是不需要读的,有时间、有余力浏览一下、消遣一下,看看即可。而有些书是需要张口读出声的,如经书,或者说最有价值的书。这种书在整个书的海洋里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,但它却异常重要。你花三五年时间,做做书呆子,读读经,然后再看杂书,就会很快,且不会泛滥无所归,这才叫真正的博学,真正的学富五车。如果不读经,看再多书,五个大卡车装的是无用的破烂,消遣你一生。乃至于经典本身的笼罩性,很多杂书是不必看的,这叫读书的简易之道,这叫执繁驭简,这是在走捷径。请问,当今体制教育是繁难,还是简易?
   读经,也是有先后顺序。王财贵先生说,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《论语》。“四书”需要优先读,需要精读,“四书”读了,再读“五经”、“老庄”、古文诗词、佛经,会更省力,事半众人,而功必倍之。这些在古代,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明白的道理,而现在,有多少人懂呢?

   当然,读“四书”、读《论语》也是有方法,有接引之道,不是一句“不求甚解地读下去”、“小朋友,跟我念”就万事大吉的,而这就是“论语一百”夏令营的意义和价值。如果掌握了读经的方法,换一下读的内容,即便是在体制内教学生读那些肤浅、无聊的白话文,学生也会非常乐意读的。我高中时,李阳的疯狂英语很疯狂,道理是简单的,疯狂的不是道理,而是读外语的方法,或者接引之道。有人觉得很好,也有不少人觉得并不怎么样,之所以觉得不怎样样,要我看,乃是因为没一个具体的人来指导,没有环境、师友的夹持。“论语一百”夏令营,乃至于寺院僧人诵经,套用李阳的概念,就读书方法而言,都可称之为“疯狂读经”,它是提供一种同修的氛围,要知道,场的力量是强大而奇妙的;提供一种具体的方法,或者接引之道。要不然,读经自己读就可以了,何必大老远花费时间、精力冒着进邪道的风险远方读书呢?在我看来,七节五轮法、节奏诵读法,就是非常好的方法。而体制内的学生也读书、背书,请问,又有谁告诉学生该用什么方法了?当学生不喜欢读,或者读没有什么效果时,把责任归咎于“读”,而大讲特讲,这不是岂有此理吗?(2011/9/14)(2011年“论语一百”夏令营,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)

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
   我也像很多人那样读《论语》,看注解,靠理解,但我读过“论语一百”,我说我因此受益终生,这是我人生当中最有意义的暑假(每一个人问问你自己,你人生有过多少暑假?你又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?你浪费了多少暑假?)我体验到这种读书的快乐,这种体验是以前不曾有的,是奇妙的,《论语》似乎走进了我的生命……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,真诚地讲给大家听。
   昨天,听王财贵先生演讲——年青人在大时代应有的大担当。大时代,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,人类所面临的智慧成就是前所未有的,这是机遇。而大时代之责任,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。“论语一百”,是中国人负起对自己生命责任的第一步。(2011/6/27 冯文举)

2018年暑期大学生千人读经公益夏令营(7.15-8.10),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查看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